海報來源:tube.hk![]() |
海報來源:觸電網![]() |
國 別 | : | 挪威 |
類 型 | : | 災難、驚嚇 |
導 演 | : | Roar Uthaug |
片 長 | : | 105 分鐘 |
其他譯名 | : | 海浪、驚天巨浪 |
上映日期 | : | 28-08-2015(挪威) |
26-05-2016(香港) | ||
觀看日期 | : | 26-05-2016 |
IMDb | : | 6.7/ 10 (20,588) |
豆瓣電影 | : | 5.8/ 10 (1,531) |
Rotten Tomatoes | : | 84鮮 18爛 65% 爆谷 |
。引子:
資深地質學家基斯頓 (Kristoffer Joner),
與同事發現地層出現不尋常的波動,
經過精密推算,基斯頓發現最害怕的惡夢即將成真,
因為連鎖反應即將引發無從避免的第二次巨浪衝擊!
當海嘯警報再次刺耳地響起,
全城只剩十分鐘黃金逃離時間!
80呎的無情巨浪襲向這個海灣,
基斯頓必須與時間競賽,
拚上全力拯救居民,
以及保護摯愛家人...
。驚嚇 :2.0 / 5
。劇情 :3.0 / 5
。節奏 :2.5 / 5
。整體 :3.2 / 5

By Source, Yahoo!電影, https://movie.yahoo-leisure.hk/movie/photos/30379
。劇透觀後感:
首次觀看挪威影片,
感覺如挪威足球隊,
粗枝大葉中略見幼細,
在強健體格下有不錯發揮。
假如要看壯麗的驚險海嘯片段,
《哥斯拉》中的海嘯會更佳,
人和海水的接觸畫面會更多,
影片的特效不算是大賣點,
只能說導演避重就輕地拍,
海有海的波濤洶湧,
人有人的雞飛狗走,
加上事發的時候在夜深,
或多或小掩蓋了穿崩位。
若以 《珠峰浩劫 2015》、
《絕地拯救 33 2015》相比,
影片雖然在特效上輸了一仗,
卻在戲味上連本帶利給贏回。
沒有如《珠》般的說教,
也沒有《絕》的拖延長。
故事初時的節奏明快,
簡單交代了基斯頓的一家,
也很快道出了山石的移動,
餘下就是等待海嘯的來臨,
在這個等待的時期,
導演埋下多個巧合,
把基斯頓一家分成兩組,
原因就是:
地震片可以震多幾次說故事,
海嘯片卻只有一次的撲過來。
如此既可以分成兩個驚險場景,
亦可以連貫尾段的丈夫顯神威。
海報上說什麼人性大考驗,
其實沒有太過深刻的描寫,
主線還是父母對子女的愛,
挪威媽媽比爸爸感覺更強,
相對地一對兄妹成了花瓶。
影片沒有什麼深道理,
就是自然的山石移動,
災難發生時其實沒什麼好做,
只管在10分鐘內向上走就是,
平實的故事加上簡單的理論,
便成了這套不錯的災難影片。
【主要獎項或提名】 | ||
美國土星獎 | --- | 最佳外語片(提名)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